一、2016年工作总结
(一)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
1.开展安代舞整体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经多次努力与自治区文化厅、国家文化部申请沟通,蒙古族安代舞被纳入国家级非遗项目整体性保护试点,项目建设期限五年。目前规划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最后审定。
2.筹备召开库伦旗历史文化研讨会。此项工作被列入2016政府工作报告。3月份至今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相关事宜。截至目前,成立了库伦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在旗财政设定了历史文化发展基金,拟于年内召开库伦历史文化研讨会,筹备工作目前已基本就绪。
3.5月23日至26日,成功承办了“自治区文史研究馆送文化下乡--走进安代之乡”系列活动。主要内容有:赠送绘画作品、书籍,书法展、绘画作品展、摄影作品展,书画笔会,文化讲座,参观考察,调研采风,建言献策座谈会等。参与人数30人。我局具体承担活动的协调衔接、日程安排、食宿接待、场地布置、景点选择、考察路线、新闻宣传、保障服务等工作。
4.启动恢复电台工作。文广电局领导班子经到通辽市、科左后旗考察学习,召开专门会议讨论研究,完成恢复电台实施方案和前期准备工作。经旗长办公会研究后,此项工作已顺利启动实施。
5.总投资1505万元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寿因寺大殿维修工程和消防工程已于4月中旬开工,目前工程有序推进,主体维修工程已经基本完成。
6.电视台年内实施2处中央数字信号覆盖工程,目前设备已陆续到位,年底前全部安装。
7.通过积极争取,自治区图书馆实施的“数字文化进蒙古包”工程已原则同意在我旗茫汗苏木、额勒顺镇、水泉乡三个苏木乡镇实施。该工程旨在为边疆偏远地区农牧民群众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数字文化信息资源服务。
(二)创新工作和亮点工作
1.成功举办2016年全旗农牧民春晚,在通辽市辽河大剧院录制,并于春节期间在内蒙古蒙语卫视播出。
2.积极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中文化活动室建设,完成2016年“十个全覆盖”工程37个嘎查村文化活动室设备配发工作,并完善提高已建101个相对薄弱的嘎查村文化活动室,实现了全旗187个嘎查村文化活动室全覆盖。
3.开展安代文化“六进”系列活动、“我的库伦我的家”手机摄影大赛、全旗安代舞大赛、乌力格尔消夏书场等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全旗城乡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4.非遗普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上半年在全旗范围内开展了非遗普查工作,147个项目入选旗级非遗项目库;库伦蒙古族民间祝赞词、库伦地名传说等6个项目入选第五批通辽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5.在旗委、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下,积极参与承办全旗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职工安代舞大赛,并派出80人组成的参赛队伍,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6.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方面:图书馆共投入30万元筹建的全市首家少年儿童图书馆已投入使用;年内为全旗25个嘎查村送去图书50000册、书架100列、阅览桌椅150套。文化馆举办了安代健身操培训班、四胡培训班、安代舞培训班,和广场舞培训班;辅导库伦旗联通公司健身操文艺队参加全国通信系统安代舞比赛,获得二等奖;选送蒙古剧《达古拉》参加内蒙古戏剧曲艺节展演,荣获优秀表演奖;选送《马舞》、《安代舞》参加香港亚太文化传播协会主办的艺相聚全国艺术大赛,荣获二等奖与优秀奖。乌兰牧骑专业演员组成十个辅导小组深入到各苏木乡镇嘎查村,对全旗55个民间文艺队进行轮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演出能力,千余名文艺爱好者接受了培训。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文化广场是苏木乡镇人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全旗旗、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但目前我旗8个苏木乡镇在2012年建设的单独成院的文化站均已挪作他用或停用,是全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最差、最弱的一环。
2.局机关领导班子配备不全。我局下设9个二级直属单位,工作面广、工作量大,局机关班子配备上现有两名兼职副局长,一名挂职副局长,缺少直接分管业务工作的副局长。
3.系统各直属单位专业人才匮乏。博物馆缺少讲解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文物局业务工作繁重,目前只有借调的3名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需要核定编制,增加人员;图书馆专业人才严重匮乏,馆员大多年龄偏大,后备力量不足;文化馆缺少群众文化工作一专多能的专业人才;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工作量大,现有在编在岗人员多数年龄偏大,缺少年轻执法人员。
4.2016年系统各直属单位专项经费尚未拨付,影响工作开展。
二、2017年工作计划
(一)重点目标
1.将安代舞列入文化部国家级非遗项目整体性保护试点,并正式启动实施。
2.旗图书馆争创国家一级图书馆。
3.举办全国布鲁邀请赛。
4.编制“文化名旗”发展规划和文旅融合专项规划。
(二)强化四项基础设施
1.计划建设安代展演剧场。我旗城区有4万多人口,却没有一座可供居民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的综合文化演出场所,也影响着我旗以安代文化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步伐。2017年,在积极争取资金的同时,完成安代展演剧场的规划、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开工建设。安代展演剧场建设规模3000平方米,三层框架结构,建设大、中、小三个剧场,分别设计500座、300座、200座,预计投资900万元。
2.完善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文化广场建设。2017年,按照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准,积极争取资金,全面启动全旗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具体标准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面积300平方米以上,文化广场1000平方米以上,每个乡镇都建有一处高水准的乡级博物馆。
3.推进嘎查村小舞台建设。经过2015年、2016年实施“12345”工程和“十个全覆盖”工程,嘎查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大院、文化广场以及民间文艺队基本建设完成,但全旗有小舞台的嘎查村仅29个 。为进一步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建设,2017年,在向上级申请小舞台建设项目的同时,争取资金推进嘎查村小舞台建设,2017年计划建设80个,力争用两年时间全部建设完成。
4.完成旗本级电视无线数字补点基站建设。在2016年完成7处补点基站建设基础上,2017年继续建设7处,实现通辽电视台、库伦电视台节目在我旗的信号全覆盖。
(三)实施五项重点工程
1.辽代灵安州城遗址城墙维修保护工程,预计投资1300万元。该项目由我局2016年申报,9月份国家文物局已发文要求上报保护方案,预计2017年上半年能够批复。
2.三大寺嘛呢殿壁画抢救性保护修复工程。计划投资170万元。2016年7月将《库伦三大寺兴源寺嘛呢殿壁画勘察设计方案》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现已经过专家评审,近期将下发批文。
3.寿因寺大殿安防、防雷工程和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安防、防雷工程预计投资135万元,现已将《寿因寺大殿安防工程、防雷工程设计方案》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其中防雷工程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安防工程设计方案正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重新报审,明年上半年可以开工建设。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已列入自治区发改委申报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2017年争取获批。
4.数字文化进蒙古包工程。工程利用互联网、无线WIFI和3G网络,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服务终端,采用设备流动、资源流动的服务模式,为基层农牧民群众提供全天候24小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经过多次与自治区图书馆沟通申请,同意在我旗额勒顺镇、茫汗苏木、水泉乡三地实施建设,每个乡镇投资1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余投资和建设均由自治区图书馆负责,投资额300万元。2017年上半年可投入使用。
5.旗、乡、村三级乌力格尔说书馆建设工程。2017年预计建设1个旗级馆和8个乡镇级馆及125个民族村级馆。旗级馆计划280万元,建设面积1000平方米;乡镇馆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改扩建,面积200平方米。每个乡镇计划投资20万元进行专修和设备购置,共计160万元;村级馆依托嘎查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大院进行改扩建,每村计划投资2万元,共计250万元。说书艺人补助,按照我旗目前社会基本消费水平,暂定每天每人补助150元。计划旗级馆每周开放五天,乡镇馆每周开放三天,村级馆每周开放两天。全年累计发放说书艺人补助236.88万元。
(四)开展四项重点文化活动
1.创建品牌节庆活动,即“一会一节一汇演”。“一会”即举办库伦庙会。与统战部、民族宗教局等部门、单位联合开展库伦庙会这一我旗传统民俗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三大寺法事活动、美食购物、文化娱乐活动等,“一节”即举办安代艺术节。过去的二十年间,我旗已举办过几次安代文化艺术节,但因缺少前后连续性而削弱了其品牌效应。计划于2017年举办一次安代艺术节,并充分挖掘安代文化内涵,将之打造成为固定时间(计划两年一届)、具有鲜明特色的库伦旗品牌文化活动。“一汇演”即举办全旗基层群众文化汇演。2017年计划以乡镇为单位,采用调演形式,于9月份利用9天时间,组织全旗8个苏木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到旗内进行集中演出,展示各苏木乡镇基层群众文化特色。汇演计划每年举办一次,每年确定不同形式和主题,为繁荣基层文化活动搭建一个永久性平台。
2.举办全国布鲁邀请赛。发挥布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片效应,与教育体育局、民族宗教局等单位联合开展全国布鲁邀请赛,比赛分预赛、决赛进行,为期三天,并力争将其打造成每三年举办一次的常规赛事。预计投资50万元。
3.举办全旗广场舞大赛。以广场安代舞为主,进一步推动安代舞的全面普及。
4.与辽宁省阜蒙县联合开展非遗展演。包括库伦旗精品非遗项目安代、布鲁、蒙医蒙药、荞麦饮食制作等展览、展演、展示。已初步洽谈,计划投资50万元。
(五)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1.依托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景点。
(1)开发一批文物古迹。对国家级、区级、市级、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点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2017年重点是寿因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寿因寺遗址公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灵安州城遗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吉祥天女神庙(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老爷庙、绰尔济庙、下扣河子辽代古城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阿其玛山摩崖石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等7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在旗级文保单位及文物点中选择15处与当地全域游主题综合性开发。
(2)建设一条历史文化街区。发挥库伦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品牌效应,保护、恢复、建设一条体现库伦老城区建筑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具体在清真社区或者乌珠穆沁社区北侧老街区两处选取。
(3)打造一条安代文化长廊。与安代展演剧场、安代广场、安代村、安代传承驿站和旗内主要风景区联结,将餐饮旅游和安代歌舞结合起来,让游客体验原生态生活及安代歌舞,整体打造安代主题旅游长廊。
2.编排高质量优秀文化作品
(1)编排大型蒙古剧《安代传奇》。拟作为向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剧目、2017年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推举剧目、科尔沁500公里景观大道库伦旗驻场演出剧目、准备参加2017年第七届全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剧目,同时也可作为我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安代的推广剧目。此剧将深入挖掘库伦历史文化、草原文化和安代文化的内涵,打造“安代”品牌,通过舞台艺术形式推广民族服饰和我旗地方特色文化从而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社会经济效应、提升地区知名度。
(2)制作优秀库伦民歌专辑。2016年,已经自治区专家选出12首库伦传统民歌和12首原创歌曲。2017年上半年,选择区内外歌手、歌唱家进行演唱,制作专辑。
(3)编写库伦历史文化丛书。包括《时代烽火—库伦旗革命老区历史文化资料集萃》、《钟国母的故事》、《三大寺戏曲彩绘解读》、《库伦三大寺》。
3.开展固定品牌文化活动
包括举办库伦庙会、安代艺术节、全旗文艺汇演等。
4.举办非遗文化展览展示
在博物馆增设库伦非遗文化展厅,通过展陈、演示、体验等形式,全面展示我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同时,搜集历史资料和照片,举办一次库伦历史文化摄影展。
5.推进文化产品制作
与文化企业合作,制作生产体现我旗地方文化特色(寺庙、安代、布鲁、荞麦食品、奶制品、牛肉干等)的纪念品、文化创意产品、民族民俗产品、非遗文化产品等。
(六)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目前与星润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洽谈,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建设全区第一家非遗文化体验区,预计投资1000万元以上。
利用公众平台推介图书馆馆藏资源、特色图书、活动情况,为读者打造一流阅览、学习环境。
地址:通辽市库伦旗安达大街
办公电话:0475-4818133
咨询电话:0475-4818077
邮箱:klqtsg@163.com